事件背景:
2014年7月29日-8月2日,第13届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ChinaJoy)在上海举行。根据官方数据,本届ChinaJoy 4天公众展会合计入场人次为27.3万,比去年增加2万人次,创历史新高。其中8月1日入场人次达8.1万,创ChinaJoy单日人次之最。共吸引全球超700家厂商参展,展出互动娱乐产品近4000款,其中超过一半均为新推出的产品,商务洽谈交易金额初步统计达3.5亿美元。
易观分析:
移动游戏依然是本届ChinaJoy最大的焦点,PC及主机游戏的参展商及产品凤毛麟角。2015年上半年,中国移动游戏市场规模持续增长,然而增速大幅放缓;整体市场厮杀激烈,但竞争格局渐趋稳定,霸榜产品明显增多。传统PC游戏大厂及上市游戏集团,依托其资金及经验优势,不断抬升手游行业进入门槛,大量小厂商成为炮灰。同时,更多的手游厂商选择出海淘金,欧美、日韩等一线海外市场上均有中国厂商的产品脱颖而出。
面对国内厮杀激烈的手游红海,各家游戏厂商采取了不同的生存策略。传统端、页游厂商基本垄断了重度手游研发领域,开展端游式推广,瞄准重度手游玩家,不断碾压中小CP的生存空间。大型上市集团则通过投资并购整合资源,在产品研发上采取较为保守的策略,创新力不高,但抗风险能力较强。还有一些厂商通过挖掘细分市场形成差异化定位,MOBA、射击、TCG等电竞品类以及二次元、女性向手游,均成为近期较为火爆的细分领域。
随着中国移动互联网人口红利的消失,新流量的获取难度越来越大。手游渠道目前已被互联网巨头垄断,渠道给行业带来的增量价值也在下降,行业增长更多地需要依靠产品自身的品质,以及手游与其他泛娱乐子领域的协同效应。Analysys易观智库分析认为,未来中国移动游戏企业提升竞争力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
细分创新。手游在经历了三年高速发展之后,产品大类已基本成型,但在细分领域依然存在较大创新空间。中小CP在重度MMO、强IP产品领域敌不过大型厂商,但可以在中、轻度产品类型上进行创新,挖掘更多玩法及设计上的可能性。
IP运作。2015年以来,各大厂商对优质IP的争夺热度不减。基于IP的泛娱乐化运作从概念提出到广泛实践只经历了短短三年时间,IP给手游带来的流量和粉丝经济价值不言而喻,目前已成为爆款手游的标配。今年以来,手游厂商针对IP,正逐步从消耗式改编向增值式改编转变,并出现了《花千骨》这样围绕IP影游联动极为成功的案例。未来,IP运作除了在延展度上需要覆盖泛娱乐各个子领域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进行IP系列化,从持久度上打造精品IP。
营销推广。在手游精品增多,渠道流量有限的情况下,营销推广对游戏成功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手游的营销推广,一方面需要依靠大数据实现精准化投放,影响核心玩家群;另一方面,基于社交网络以及玩家社区的口碑传播也将受到厂商的更多重视。
当前中国移动游戏市场虽然巨头云集,呈现霸榜态势,但整体市场容量巨大,无背景的中小厂商依然可以通过创新设计、持续优化和精细运营获得成功。而整体游戏行业除了在移动游戏领域高歌猛进之外,还在电视游戏、虚拟现实等方向上展现出不错的前景,终端技术的发展给游戏行业带来的新增长点也值得期待。
欲了解移动游戏市场更多内容,请关注易观智库官方微信或致电客服4006-515-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