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观分析:
Analysys易观分析认为,中国电影制发市场目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Analysys易观把中国电影制发市场的发展周期分为四个阶段,即:探索期、市场启动期、高速发展期和应用成熟期。目前中国电影在线票务市场正处于高速发展期。中国电影制发市场发展周期过程如下:1993年,中国电影市场开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从此中国电影开始了市场化的艰难探索。受电视媒体的冲击,电影市场萎缩严重。2002年,院线制改革启动,中国电影市场逐渐复苏。2009年,华谊兄弟上市,民营电影公司开始借助资本的力量蓬勃兴起。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影院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中国电影市场随即进入高速发展期。2015全年电影票房破440.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8.37%,2016年电影市场低迷,票房失利,截至到11月13日,电影总票房才突破400亿,预计2016年票房突破600亿无望,电影票房市场回归理性,电影票房爆发式增长还需等待。此外,2016年11月,国家出台《电影产业促进法》,规范了电影市场,降低了电影行业门槛,市场进入者增加,竞争激烈。行业参与者的增加和电影票房的低迷,正倒逼影企加速对电影质量的关注和深耕。预计2017-2020年内,由中国主导的优质合拍片逐渐增多,中国电影工业体系逐渐完善,中国电影将输出海外市场,在全球范围内产生更大的影响力。预计到2020年,国内电影票房有望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影市场。
从2016年中国电影市场发展状况来看,有以下2大点值得注意:
对行业客户而言:影视公司竞争激烈,积累资源打造完整产业链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紧跟着大众越来越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消费,文化娱乐变成炙手可热的大蛋糕,而电影作为一项经典的娱乐活动,大众对其消费需求更是旺盛。在政策利好的大环境下,资本实力雄厚的影视企业纷纷寻求合作厂商,打造以自身为核心的完整产业链。不少企业纷纷在自己欲搭建的完整产业链薄弱的环节采取措施(包括内容制作、电影宣发、电影放映和衍生品开发与制作等),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与专做薄弱环节的企业合作或直接并购。通过“买买买”行为,可以快速完善以影视公司为核心的产业链,提高其综合竞争力,推进整体电影市场迈向成熟发展期。
截至目前,万达已经形成了包含影视基地、电影内容制作、宣发、票务、院线和衍生品的电影产业链,而且扩张还在继续。此处以万达影视为例,列举万达在电影产业链上的布局。
除万达外,华谊兄弟、光线传媒、阿里影业、中影等也在布局各自的产业链。在从上游到下游的建设过程中,补充薄弱环节,增强实力环节。
l 华谊兄弟
影视实景娱乐方面,截至目前,华谊兄弟品牌授权与实景娱乐板块已经完成16个项目的签约,其中,观澜湖·华谊·冯小刚电影公社、华谊影城、华谊艺术家村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今后还将有其他的娱乐项目投入并建成;内容方面,华谊在原有华谊兄弟影业的基础上,投资多家文化公司,并发力游戏等其他领域,投资英雄互娱、银汉科技、掌趣科技等,扩充内容储备,今年,联合罗素兄弟设立合资公司继续增强内容制作功力,并在3月,投资设立了全资子公司华谊兄弟点睛动画有限公司,致力于开发、制作动画及特效电影,进一步完善IP储备。同是3月,华谊以2.3亿元入股韩国HB,加速实施国际化投资;票务方面,有前期收购的卖座网,今年还联合制作出品了多部电影;院线方面,自有华谊兄弟影院数量达到17家;衍生品布局方面,旗下的卖座网在2016年上线“发现商城”,布局衍生品业务,增加收入的同时完善了产业链。
l 光线传媒
影视基地方面,光线在2014年便开始谋划建立“中国电影世界”基地,直到2016年光线最终确认落址大连,目前正在建设中;内容方面,光线旗下建设了光线影业、青春光线和彩条屋,除此,光线近两年的内容布局逐渐延伸至动漫和游戏,投资了数十家公司,欲联动动漫、游戏业务,开发出优质IP,2016年,光线影业与铁血科技合资成立战火影业,致力于军事题材的IP开发,还与与鲁浩川合资成立大象映画,均为扩充内容储备;票务方面,收购猫眼电影,布局下游环节,提高光线的电影推广和宣发能力;院线方面,光线尚无布局。光线认为,目前现有的48条电影院线未来会合并并减少到数十家院线,届时光线将出手为自己并购院线,因此还在等待一个时机;衍生品方面,光线从今年开始涉足,在淘宝上线了“光线旗舰店”,推出的《大鱼海棠》衍生品获得较好反响。
对观影群众而言:票房持续低迷,倒逼影企推出“好故事”
2016年,整体电影数量的增加并未带来质量的增加,且过度的票补影响了电影市场的正常发展,电影票房持续低迷。另外,11月,《电影产业促进法》颁布,电影市场准入门槛降低,市场竞争加剧,影视公司为了自身利益诉求,将纷纷提高自己的电影质量作为核心竞争力。今后,电影质量将逐步提高,不再是套路式批量生产的电影,除此,电影类型也将增加,涌现出多种除商业片以外类型的电影。
市场典型企业——中影集团:
中影的主要业务包括影视制片制作、电影发行、电影放映和影视服务四大板块,其中中影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是电影发行和电影放映,中影集团发行的影片票房市场份额排名一直稳居第一,其核心竞争力在于:中影具有国内唯一的进口片引进权,和华夏具有进口片的发行权,基本上是垄断行为。中影的行业地位及其国企的身份带来的优势是民营企业难以抗衡的。但是,中影在影视制作方面实力相对较弱。如:上游环节的投资、自身IP开发等。
2002年,中影第一家五星级影城新南国影城在深圳开业,利用优质的观影体验和服务与其他竞争对手拉开差距,在此过程中逐渐提升自身院线品牌的实力。2010年,中影股份有限公司成立,除了将继承中影集团全部的影视主营业务及相关经营性资产和资质,形成影视制片、制作、发行、营销、放映、影视服务等完整的产业链条。2011年,中影数字巨幕(北京)有限公司成立,主要销售“中国巨幕系统”, “中国巨幕”的诞生标志着中国电影放映技术和装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建立,也填补了国内这一技术领域的空白。2012年底,中影股份申报IPO审核,为中影扩宽融资渠道做准备。2014年,中影在京举办IP推介会,宣布未来将重点致力于原创项目开发,在开发的过程中强调整合开发。2015年中影股份与北京电影学院共同成立中国电影衍生产业研究院,2016年初见成效,开发出《魔法精灵》等多部影片的衍生品,推出的影家衍生品专营店覆盖了50余家影院,线上垂直衍生品商城和综合性的天猫衍生品商城也已经建成并上线。加之有和好莱坞六大签订的电影衍生品授权这一优势,中影今后将继续深耕衍生品领域。2016年8月9日,中影股份上市,将帮助中影在影视剧业务营运资金项目和数字影院投资项目方面做出补充,助力这个“国”字头企业在臃肿的体制下,增强其市场应对能力。此外,依靠国家“一家进口,两家发行”的进口影片管理原则,中影的优质电影输出数量将会逐步增加。
欲了解电影市场更多内容,请关注易观官方微信或致电客服4006-515-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