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代码不是技术概念, 而是生态技术架构与实现理念
低代码开发平台是编写少量代码即可实现系统、组件的快速开发和部署定制应用的开发平台。基于模型驱动、表单驱动以及图形化拖拽方式编程,便于开发由用户界面、业务逻辑、工作流和数据服务组成的完整应用程序。
所以,低代码不是一个行业概念或者技术概念,低代码不局限于具体的应用场景,而是可以应用在各类系统、应用、组件的开发中。低代码是生态理念,核心系统搭建、技术研发、具体应用实施中都可以通过结合“低代码”促进敏捷开发、成本降低、人员投入减少等。
低代码厂商包括公有云厂商、核心系统开发平台厂商、应用\组件的开发平台厂商和业务流程开发平台。
当前市场语境下的低代码厂商可以被分成以下四类:
一、提供搭建、测试、运营的环境的公有云厂商,基于软件平台开发运营环境输出低代码能力及产品,包括:应用魔方(华为云旗下产品)、微搭(腾讯云旗下产品)、宜搭(阿里云旗下产品)、爱速搭(百度云旗下产品)等;
二、用于核心系统的搭建的开发平台,通常适用于从顶层架构设计出发进行整体系统建设的强技术能力的客户,包括:iVX、牛刀、华炎魔方、葡萄城等;
三、用于具体系统、应用、组件的开发平台,通常是在原软件产品及服务细分方向上增强低代码能力的厂商(多是增强低代码能力的原软件开发细分领域的厂商),包括:Outsystems、ClickPaaS、Mendix、得帆云,和BPM(炎黄盈动、奥哲)、机器学习(第四范式)、BI(帆软)、协作管理(泛微、致远互联)、RPA(云扩、弘玑)、数字化运营平台(金蝶、用友)等;
四、用于业务流程搭建的开发平台,包括:红圈营销、简道云、伙伴云、轻流等。
易观分析建议:银行应将低代码能力作为在评估厂商综合产品技术能力的其中一个维度
银行不需要为了数字化转型和科技开发而关注低代码“行业”,而是从开发的系统系统开发、业务应用等角度关注具体方向对应领域的供应商及合作伙伴厂商,将低代码能力作为评估厂商综合能力的一个维度。
从使用者角度看,由于低代码能力是通过封装一组代码体现的,如果封装的代码包不适配银行场景,虽然低代码节省人力投入、成本投入,但是使用中会大幅增加隐形成本。厂商、产品选型中,是否具有充分的银行业务理解以及银行业项目实施经验,以及能否以落地、可执行的成熟产品将业务需求呈现出来实现,是低代码厂商能力的重要体现。
从产品角度看,不同厂商的发展历程和定位决定了其产品对低代码的理解不同。有的厂商定位将产品做成下一代的通用开发语言。有的厂商基于具体系统开发的成熟能力抽象出低代码能力,用于满足更灵活多样的系统开发需求。有的厂商聚焦具体业务场景,比如营销、协同办公。银行应基于具体项目的需要,在该项目的领域内进行产品选型,并且把低代码能力作为便捷使用的一个评判维度。
从开发角度看,低代码产品的实施中包含厂商完全实施、厂商部分实施、厂商不实施三种类型。另外,在开发完成后,如果有客户需要自行进行简单的二次应用开发,客户可以自主完成相关工作,即使是没有编程技能的人员也可以胜任和调整,所以厂商是否有完备的使用说明材料和培训课程是产品使用便捷性的重要体现。
更多阅读推荐:
》》银行业RPA趋向主动触发流程,补足营销场景执行末端的渠道协同能力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每日推送更多有趣的数据&有料的报告,记得点赞哦!